第二天早上吃過早餐後

安排的第一個行程為:阿都卡夫回教堂(ABDUL GAFOOR MOSQUE)

艾蜜莉山旅館的櫃檯人員建議我們就可以到達

約15分鐘

DSCN7495.JPG
 
下山後沿著烏節路(往捷運站的反方向)一直走下去就是小印度區.
DSCN7496.JPG
 
這是印度婦女的傳統服飾-----------------------------------------------紗麗(Sari)
DSCN7497.JPG
 
沿路就看到充滿印度風味的建築餐廳和印度人.
DSCN7498.JPG
 
DSCN7499.JPG
 
街道中間還有一整排的佈景
IMG_2089.JPG
 
我們猜測可能那幾天是印度人有節慶吧.
DSCN7500.JPG
 
走到下圖Selegie Rd路口
DSCN7501.JPG
 
(Selegie Rd和烏節路的路口)
DSCN7504.JPG
 
先過馬路
DSCN7502.JPG

(PS:下面圖片為過馬路後所看到的景象.)

DSCN7507.JPG
 
 
DSCN7510.JPG
 
 
DSCN7508.JPG
 
DSCN7509.JPG
 
IMG_2096.JPG
 
IMG_2097.JPG
 
DSCN7511.JPG
 
過馬路後向右轉直走約10分鐘
阿都卡夫回教堂(ABDUL GAFOOR MOSQUE)就位於遠方那棟建築物的附近.
2092-1  
DSCN7515.JPG
 
阿都卡夫回教堂(Abdul Gaffoor Mosque)---------------------------------一座以華麗著稱的回教堂
這座外觀為乳黃色的回教堂不僅顏色討喜,
建築本身還融合了南印度與歐洲風格,很有藝術的氣息
IMG_2098.JPG
 
是造訪新加坡小印度區時不能錯過的宗教建築。
IMG_2099.JPG
在建築結構上,它是後撒拉遜和羅馬的設計藍本。
正門的祈禱大廳兩側是由一對梅花畢業拱形門洞,
而入口的結構是飾有精緻的雕刻。
IMG_2100.JPG
在建築的頂部是一個大型的洋蔥形圓頂,
圓頂的頂峰為新月,
伴隨著尖塔在角落。
IMG_2102.JPG
 
 
 
DSCN7519.JPG
 
 
DSCN7517.JPG 
 
除了 ​​伊斯蘭細節,許多西方古典圖案也被用於阿都卡夫回教堂的建築裝飾。
大殿在地面之上,其內部設有精緻的阿拉伯文書法和彩色玻璃。
該建築矗立在地面之上,且四面有走廊和欄杆。
欄杆上雕刻著圓形和披針形開口在該基地,
並與屋頂梅花形拱門形成精心的設計。
IMG_2101.JPG
 
 
位於大樓的背面有一個樓梯通向屋頂,
屋頂上至少有22小尖塔
小尖塔的形狀像洋蔥式圓頂
DSCN7520.JPG
 
 
 
DSCN7518.JPG
 
 
新月和星星的圖案包圍了欄杆。
DSCN7521.JPG   
 
小叮嚀:進入參觀前請先脫鞋。(下圖黃線為脫鞋處)
DSCN7523.JPG
DSCN7522.JPG
 
 
進入大殿前
信徒們都會先在大門的左側先梳洗一番(包括洗腳)
DSCN7526.JPG
   
阿都卡夫回教堂是由一位名為Shaik Abdul Gaffoor的印度教徒所催生興建,

為了紀念他,教堂便以他為名。

IMG_2102.JPG
 
現在最多可容納4,000信徒,
其中大部分是泰米爾語為母語的印度穆斯林,
IMG_2104.JPG
 
參觀時可以仔細欣賞一下大廳入口處的精緻三角墻,
墻上有一面日晷,
日晷上以阿拉伯文書法刻出25道度數,
據說這樣的設計全球罕見。
開放時間到晚上9點30分
IMG_2105.JPG
 
阿都卡夫回教堂地址:41 Dnlop Street
交通:從甘貝爾巷左轉Clive St.,再右轉南洛街(Dnlop Street)直走即可抵達。
DSCN7531.JPG
 
 
阿都卡夫回教堂附近----------------------------------------------------------------------充滿印度風味的街道
IMG_2106.JPG                                 

DSCN7533.JPG  

 

 

arrow
arrow

    愛吃的呆呆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