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龍山堂邱公司,下個景點為張弼士故居 (Cheong Fatt Tze Mansion)
要到張弼士故居,
可以搭乘檳城CAT免費快捷巴士在STATION 7下車,
附上谷歌地圖(藍色圈圈為張弼士故居,紅色圈圈為觀音亭)
張弼士故居被稱為藍屋,
坐落在蓮花河街(Leith Street)。
它在1897年動工興建的,
用了整整七年才完工。
它不僅是全馬現存最大的清代中國園林式豪宅,
在整個東南亞,同類的百年巨宅恐怕也找不到第二座。
如果想體驗一下張弼士時代的藍屋生活滋味,
大宅內有幾間裝修得窗明几淨的客房出租。
不妨一試!
以下關於藍屋的資料:
佔地5萬3000平方英呎,
建築面積3萬4000平方英呎。
共有38間房,
5個天井,
7個樓梯,
220扇窗。
寶藍色的石牆洋樓,
展現著大戶人家的氣派,
昔日的屋主張弼士(1840~1916)自然來頭不小,
他是清朝末期著名的商人,
今日在山東煙台的「張裕」商行,
是中國第一間與法國合作的葡萄酒廠,
也是他的產業之一,
他不但被稱為「中國第一位資本家」,
紐約時報甚至曾譽 他為「東方的洛克菲勒」。
張弼士原籍廣東,
他因擔任中國的副領事官而來到檳城,
藉著職務往來之便,
他發現從事中國、殖民國英國、殖民地南洋區的貿易,
相當有利可圖,
而客家人吃苦耐勞的勤奮性格,
和擅長經營的生意頭腦,
更使他獲致不少財富。
在張弼士從事東西貿易之時,
檳城是他的事業基地之一,
於是他於1880年間自中國延請專業師傅來此為他打造居所。
中式的精緻木雕與清瓷剪黏,
和西式的庭閣樓宇,
在此作了相當完美的結合,
風格高雅而不華俗。
家族也逐漸遷離,
當時留下的故居損毀相當嚴重,
所有的家具也都搬走了,
現在所見的故居,
是耗費7年、760萬馬幣(約合200多萬美金)所修復的,
這項修復計劃曾獲得2000年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古蹟保護獎」的殊榮。
這棟故居現在受到保護及嚴格管理,
平時開放限定導覽,
並提供16間客房住宿,
客房內保有傳統的中式裝潢,
但也擁有現代化的冷氣與衛浴設備。
另外,故居也是檳城相當熱門的宴會場所,
一般人都可以在這裡舉辦婚宴或是派對,
故居提供全套的佈置和餐點,
讓賓客們不只能夠欣賞古蹟之美,
也可以盡興享受。
門票為12馬幣(折合台幣約120元),
每天11:00am 和 3:00會有解說員為您講解它的歷史與細節(英文導覽)。
附上網址:http://www.cheongfatttzemansion.com/
PS:當天在我們離開莊榮裕商號前,
莊榮裕商號的導覽員告知我們張弼士故居每天11:00am 和 3:00有英文導覽,但需要事先預約,
且當天離開莊榮裕商號已經下午2點多,
就算馬上趕到張弼士故居也關門了,
經過與同行朋友討論後,
決定先逛龍山堂邱公司,
一來是離莊榮裕商號較近,
二來是不管再怎麼趕也無法參加下午3點的英文導覽。
所以當天我們到達張弼士故居已經關門,只有在外面拍攝。
離開張弼士故居 (Cheong Fatt Tze Mansion),
就到隔壁的紅園美食中心覓食ㄡ.
紅園美食中心覓食的攤位很多,
而且集合各國口味,
有五香鹵肉,
有炒粿條和海南雞飯,
有泰式炒飯和田雞,
有日式壽司和BBQ,
有海產店,
有沙嗲燒烤店,
有泰國豬腳飯,豬腳湯和泰國豬肉丸,
有義大利PIZZA和冰淇淋店,(抱歉,照片拍糊了)
還有其他種類的泰式料理,
最特殊的是還有韓國料理,
還有賣新鮮水果汁和香港燒臘的店,
以及傳統米粉靚湯.
在紅園美食中心有個特殊現象:
當你坐在餐桌後(不管有沒有點餐)會有印度人來問你要不要喝飲料,
只要向他點飲料,
他就會將飲料送到你的餐桌.
問他有哪些飲料,
他以手指著上面的招牌,
有晶露(Cendol),
連紅豆冰都有,
還有咖啡或茶類,
或是酒類的飲料也有包含.
一開始呆呆鍋趁著友人拍攝張弼士故居時,
呆呆鍋就先點了福建麵和泰式炒飯先吃.
(PS:我們當天沒吃午餐,直到逛到張弼士故居約下午5點多才吃午餐)
正準備要離開紅園美食中心時,
卻下起雨,
擔心新關仔角小販中心(ANJUNG GURNEY DRIVE HAWKER CENTRE)因為下雨而不開,
所以決定在紅園美食中心這裡吃晚餐,
在紅園美食中心的攤位點餐後,
告訴他們你的餐桌號碼,
他們就會將餐點送到你指定的餐桌上,
餐點來再付款給工作人員即可,
我們點了肉骨茶套餐,
點了海南雞飯套餐,
點了兩道海鮮:川燙章魚和炒海瓜子,
以及點了1碗晶露和2碗紅豆冰.
PS:晶露還是馬六甲雞場街那ㄧ家比較好吃ㄛ!
這是檳城紅園美食中心的紅豆冰.